元龟商城_扶桑: 扶桑 2020年5月13日 摘自: 百度百科 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 图片源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 扶桑(拉丁学名:Hibiscus rosa-sinensis)别名:佛槿、朱槿、佛桑、大红花、赤槿、日及、木槿、红扶桑、红木槿、桑槿、火红花、照殿红、宋槿、二红花、花上花、土红花、假牡丹、吊兰牡丹、中国蔷薇。 扶桑是中国名花,在华南栽培很为普遍。花期长,几乎终年不绝,花大色艳,开花量多。加之管理简便,除亚热带地区园林绿化上盛行采用外,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,为重要的温室和室内花卉。同时也可供药用。 【功能主治】 性味甘寒,调经、清肺、化痰、凉血、解毒、利尿、消肿。 根:用于腮腺炎,支气管炎,尿路感染,子宫颈炎,白带,月经不调,闭经,肺热咳嗽、急性结膜炎、鼻血。 叶、花:外用治疔疮痈肿,乳腺炎,淋巴腺炎。 花:月经不调。 扶桑花、叶、茎、根均可入药,主用根部。 【用法用量】根或叶0.5~1两;鲜花1两。鲜花、叶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。 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中医药用 《本草纲目》对扶桑的介绍不多,只认为扶桑“甘,平,无毒。”,而主治方面只有“痈疽腮肿,取叶或花,同白芙蓉叶、牛旁叶、白蜜研膏傅之,即散。” 其实扶桑的花,叶,茎,根都可药用,中医主要使用根部。 本草纲目 叶、茎及根可四季采收,花季采花。采后去泥土杂质,晒干备用(茎及根切片),或用鲜品。用于调经、腮腺炎或关节炎则酒炒应用。 通常作汤剂或炖剂。外用则以鲜花或叶捣烂敷患部。 花 扶桑的花在花季时采,采后去泥土等杂质,可晒干备用或用鲜品,通常作汤剂或炖剂。外用可以鲜花捣烂敷患部。扶桑的花含棉花素、槲皮苷、山奈醇、醋类、矢车菊葡萄糖苷、秸液质、维生素。在中医而言,扶桑的花性味甘寒,有凉血、解毒、利尿、消肿、清肺、化痰等功效,适用于急性结膜炎、尿路感染、鼻血、月经不调、肺热咳嗽、腮腺炎、乳腺炎、等病症。 叶及茎 扶桑的叶及茎四季可采,采后去泥土等杂质,可晒干备用或用鲜品,茎需切片,外用则以鲜叶捣烂敷患部。扶桑的叶及茎含萨壳固醇、蒲公英甾醇、乙酸脂类及酶等。扶桑的叶主要用于治理皮肤生疮。 根 扶桑的根四季可采,采后去泥土等杂质,可晒干备用,根需切片。扶桑的根含支鞣质,功效与花类似,是中医主要的药用部分。
扶桑(拉丁学名:Hibiscus rosa-sinensis)别名:佛槿、朱槿、佛桑、大红花、赤槿、日及、木槿、红扶桑、红木槿、桑槿、火红花、照殿红、宋槿、二红花、花上花、土红花、假牡丹、吊兰牡丹、中国蔷薇。
扶桑是中国名花,在华南栽培很为普遍。花期长,几乎终年不绝,花大色艳,开花量多。加之管理简便,除亚热带地区园林绿化上盛行采用外,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,为重要的温室和室内花卉。同时也可供药用。
【功能主治】
性味甘寒,调经、清肺、化痰、凉血、解毒、利尿、消肿。
根:用于腮腺炎,支气管炎,尿路感染,子宫颈炎,白带,月经不调,闭经,肺热咳嗽、急性结膜炎、鼻血。
叶、花:外用治疔疮痈肿,乳腺炎,淋巴腺炎。
花:月经不调。
扶桑花、叶、茎、根均可入药,主用根部。
【用法用量】根或叶0.5~1两;鲜花1两。鲜花、叶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。
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中医药用
《本草纲目》对扶桑的介绍不多,只认为扶桑“甘,平,无毒。”,而主治方面只有“痈疽腮肿,取叶或花,同白芙蓉叶、牛旁叶、白蜜研膏傅之,即散。”
其实扶桑的花,叶,茎,根都可药用,中医主要使用根部。
本草纲目
叶、茎及根可四季采收,花季采花。采后去泥土杂质,晒干备用(茎及根切片),或用鲜品。用于调经、腮腺炎或关节炎则酒炒应用。 通常作汤剂或炖剂。外用则以鲜花或叶捣烂敷患部。
花
扶桑的花在花季时采,采后去泥土等杂质,可晒干备用或用鲜品,通常作汤剂或炖剂。外用可以鲜花捣烂敷患部。扶桑的花含棉花素、槲皮苷、山奈醇、醋类、矢车菊葡萄糖苷、秸液质、维生素。在中医而言,扶桑的花性味甘寒,有凉血、解毒、利尿、消肿、清肺、化痰等功效,适用于急性结膜炎、尿路感染、鼻血、月经不调、肺热咳嗽、腮腺炎、乳腺炎、等病症。
叶及茎
扶桑的叶及茎四季可采,采后去泥土等杂质,可晒干备用或用鲜品,茎需切片,外用则以鲜叶捣烂敷患部。扶桑的叶及茎含萨壳固醇、蒲公英甾醇、乙酸脂类及酶等。扶桑的叶主要用于治理皮肤生疮。
根
扶桑的根四季可采,采后去泥土等杂质,可晒干备用,根需切片。扶桑的根含支鞣质,功效与花类似,是中医主要的药用部分。